张明
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曾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四川省绵阳市市委常委与副市长(挂职)。曾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做访问研究。
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与中国宏观经济。出版《数字货币的边界:颠覆还是渐进式变革?》、《宏观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穿越周期: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规模测算、驱动因素与管理策略》、《失衡与出路: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著作。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若干学术论文。在国内外财经媒体上发表大量财经评论。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3)、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16)、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军人才(202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4)。入选中国金融博物馆第二届中国青年金融学者(2013)、新京报中国青年经济学人(2014)、《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全球市场预测第一名(2019)、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22)、新浪财经年度十大宏观经济学家(2023、2024)、第一财经年度财经思想者(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2024)。参加李强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2024)。
主持项目四次入选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年度重大研究成果。四次入选中国社科院优秀国家智库报告。获得中国社科院年度优秀对策信息奖二十余次(包括一二三等奖)。获得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与三等奖。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相关著作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入围图书、获得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与第十二届金融图书金羊奖。
工信部工业经济分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特邀专家、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金融学会与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金融评论》《国际经济评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编委、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中国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成员、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成员。
代表性学术论文:
1.张明、张冲(2025):“实际汇率在经济总量赶超中的作用——全球视角与对比分析”,《财贸经济》,第5期,第76-91页。
2.张鹏、张明、杨梅(2025):“跨境资本极端流动对金融系统风险外溢的影响”,《中国软科学》,第3期,第191-204页。
3.吴雨桐、路先锋、张明(2024):“数字经济发展与非正规就业群体养老保险参与”,《财政研究》,第9期,第39-54页。
4.高蓓、杨翼、张明、李欣明(2024):“货币政策、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资本收入份额”,《经济研究》,第8期,第19-38页。
5.刘瑶、潘松李江、路先锋、张明(2024):“双向金融开放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财贸经济》,第3期,第76-92页。本文被《国际货币评论》2024年第4期全文转载。
6.Zhe Wang, Dianchun Jiang and Ming Zhang: “Seeking New Location Advantages: Analysis of Emerging Digital Cross-border M&As – Based on TIMG Index”,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33, No.2, 2024, https://doi.org/10.1016/j.ibusrev.2023.102243.
7.路先锋、张明、吴雨桐(2024):“宏微观视角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国际比较与研究述评”,《财政研究》,第1期,第61-74页。
8.张明、刘瑶、张冲(2023):“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来助力地区经济发展?——基于某南方沿海省份的调查研究”,《财政研究》,第10期,第31-43页。本文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主要科研成果季报(2023年第四季度)。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24年第4期全文转载。
9.张冲、杨洁、张明(2023):“政治稳定性影响货币国际化的机制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期,第32-57页。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23年第7期全文转载。
10.杨攻研、张明、张慧敏(2023):“危险的失衡:贸易失衡的国际冲突效应及作用机制”,《当代亚太》,第1期,第4-44页。本文观点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转载。
11.刘瑶、张明(2022):“经常账户冲击、资本账户管理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金融研究》,第12期,第1-18页。
12.张明、陈胤默(2022):“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结构性演进:历史回顾、经验总结与前景展望”,《财贸经济》,第12期,第15-31页。文章被《国际货币评论》2023年第1期全文转载。
13.张明、刘瑶(2022):“经常账户变动对实际有效汇率的非对称影响及潜在渠道探析”,《经济学(季刊)》,第5期,第1511-1532页。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23年第5期全文转载。
14.刘瑶、孔大鹏、张明(2022):“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银行同业存单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财政研究》,第6期,第95-109页。
15.潘圆圆、张明(2022):“资本充裕度与国际投资体制的演变”,《世界经济与政治》,第2期,第77-103页。
16.王喆、陈胤默、张明(2021):“传统金融供给与数字金融发展:补充还是替代?”《经济管理》,第5期,第5-23页。
17.葛天任、张明(2021):“一带一路精细化发展阶段隐性风险的连锁机制与精准对策”,《探索与争鸣》,第3期,第94-103页。
18.Ming Zhang and Yao Liu. "Global Imbalance Adjustment: Stylized Facts, Driving Factors and China's Prospects",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27, No.6, 2019, pp. 79-103.
19.Ming Zhang. “China’s Efforts to Contain Renminbi’s Depreciation and the Relating Impacts”, China Economic Journal, 2019, Vol.12, No.1, pp.16-31.
20.王碧珺、李冉、张明(2018):“成本压力、吸收能力与技术获取型OFDI”,《世界经济》,第4期,第99-123页。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8年第7期全文转载。
21.Ming Zhang and Bin Zhang. "The Boom and Bust of the RMB's Internationalization: A Perspective from Cross-border Arbitrage", 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 Vol.12, No.2, 2017, pp. 237-253.
22.Yongding Yu, Bin Zhang and Ming Zhang. "Renminbi Exchange Rate: Peg to A Wide Band Currency Basket",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25, No.1, 2017, pp.58-70.
23.高蓓、张明、邹晓梅(2016):“影子银行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以中国14家上市银行理财产品为例”,《经济管理》,第6期,第138-153页。
24.张明(2016):“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行为逻辑与情景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第4期,第139-155页。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
25.邹晓梅、张明、高蓓(2015):“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相关性、影响途径与危机冲击”,《世界经济》,第11期,第144-167页。全文转载于《国际货币评论》,2016年第2、3期合刊,第135-164页。本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
26.Ming Zhang and Xiaofen Tan. “The Vanishing of China’s Twin Surpluses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23, No.1, 2015, pp.101-120.
27.张明、肖立晟(2014):“国际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新兴市场与发达经济体的比较”,《世界经济》,第8期,第151-172页。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8.王宇哲、张明(2014):“人民币升值究竟对中国出口影响几何”,《金融研究》,第3期,第27-40页。
29.Miguel Otero-Iglesias and Ming Zhang. “EU-China Collaboration in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Much Ado About Nothing?” The World Economy, Vol.37, No.1, pp.151-168, 2014.
30.张明、谭小芬(2013):“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主要驱动因素:2000-2012”,《世界经济》,第11期,第93-116页。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投资与证券》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
31.张明(2013):“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探索与争鸣》,第7期,第63-68页。
32.张明(2013):“全球经济萎靡中的中国亮点”,《求是》,第3期,第62页。
33.张明(2012):“IMF评估汇率失衡的新方法EBA述评”,《经济学动态》,第7期,第117-121页。
34.张明(2012):“中国投资者是否是美国国债市场上的价格稳定者”,《世界经济》,第5期,第46-61页。
35.Ming Zhang. “Chinese Stylized Sterilization: The Cost-sharing Mechanism and Financial Repression”,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20, No.2, 2012, pp.41-58.
36.张明(2011):“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进展与争论”,《经济学动态》,第12期,第42-47页。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文章被日本《中国资本市场研究》(季刊)2011年Vol.5-3全文转载。
37.张明(2011):“中国面临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不同方法与口径的规模测算”,《世界经济》,第2期,第39-56页。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
38.Sarah Eaton and Ming Zhang (2010). “A Principal-agent Analysis of China’s Sovereign Wealth Fund: Byzantine by Desig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Vol.17, No.3, pp.481 – 506.
39.张明(2010):“全球经济再平衡:美国和中国的角色”,《世界经济与政治》,第9期,第132-148页。
40.课题组(2009):“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秩序的发展方向”,《经济研究》,第10期。
41.Ming Zhang (2009). “China’s New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rategy ami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17, No. 5, pp.22-35
42.张明、付立春(2009):“次贷危机的扩散传导机制研究”,《世界经济》,第8期,第14-28页。
43.张明(2009):“次贷危机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世界经济与政治》,第6期,第74-80页。
44.Ming Zhang and Fan He (2009). “China’s Sovereign Wealth Fund: Weakness and Challenges”,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17, No. 1, pp.101-116.
45.张明(2008):“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演进及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第12期,第6-9页。
46.何帆、张明、徐奇渊(2008):“美国政府能否拯救华尔街”,《求是》,第21期,第58-59页。
47.张明、徐以升(2008):“全口径测算中国当前的热钱规模”,《当代亚太》,第4期,第126-142页。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文章被日本《中国资本市场研究》(季刊)2008年Vol. 2-3全文转载。
48.张明(2008):“境外私募股权基金是如何规避中国政府管制的”,《世界经济》,第3期,第44-52页。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
49.张明(2007):“流动性过剩的测量、根源和风险涵义”,《世界经济》,第11期,第44-55页。
50.张明(2007):“中国政府高储蓄的成因分析和中期展望”,《财贸经济》,第10期,第10-16页。
51.何帆、张明(2007):“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求是》,第20期,第62-63页。
52.张明(2007):“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第7期,第75-80页。
53.何帆、张明(2007):“中国国内储蓄、投资和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财贸经济》,第5期,第79-85页。
54.张明(2007):“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储蓄率研究的最新动态”,《世界经济》,第4期,第86-95页。
55.张明、覃东海(2005):“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资源流动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第12期,第61-66页。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56.张明(2005):“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综述”,《经济学动态》,第4期,第56-60页。
57.钟伟、张明(2001):“国际货币逆效合作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第4期,第61-64页。
代表性学术著作
1.张明等:《数字货币的边界》,东方出版社,2024年3月版。本书入选北望经济学园2024年度经济学图书。
2.张明、袁喆奇、魏伟、陈骁:《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23年2月版。本书入选2023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十佳图书。本书获得第十二届金融图书“金羊奖”。
3.张明等:《中国攀升:长期经济增长的世界意义》,东方出版社,2022年8月版。本书入选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22年度经济学图书、2022年度经济人读书会经济类十大好书、正邦智库2022年度书单“治理能力之书”。
4.张明、邹晓梅、高蓓:《资产证券化简史:国际经验、中国实践与实证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21年9月版。本书入选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
5.张明、魏伟、陈骁:《五大增长极:双循环格局下的城市群与一体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版。
6.张明:《宏观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东方出版社,2020年8月版。本书入选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20年度经济学图书、2020年度经济人读书会经济类十大好书。本书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2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7.张明:《穿越周期: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东方出版社,2020年3月版。本书入选2020第一财经·摩根大通年度推荐书籍。
8.张明:《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规模测算、驱动因素与管理策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19年1月版。
9.张明:《失衡与出路: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版。本书获得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2021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社科院2022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0.张明:《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国际金融新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7月版。
11.张明:《中国的高储蓄:特征事实与部门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