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十四五’时期全球与中国经济展望与对策”研讨会召开 2020年12月3日
2020-12-13 10:19:00

“‘十四五’时期全球与中国经济展望与对策”研讨会召开

 

2020123日,《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中国世界经济学会联合组织“‘十四五’时期全球与中国经济展望与对策”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重大关注问题,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宏微观影响,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前景、“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的政策重点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宇燕首先对与会者表示欢迎。他指出,与会嘉宾既有学者,也有在一线的业界同仁。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之际,讨论“十四五”期间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的走势,特别是机遇与风险挑战,既具有政策价值也具有理论探索意义,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和新发展格局的理解。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以“全球疫情退却,全球经济复苏,中美市场联动”为题,提出疫情过后全球经济进入“美国提供需求、中国提供供给”“美国提供货币、中国提供增长”的新循环。2020年,美联储在几个月内扩表超过3万亿美元,超过2008年危机后三次量化宽松总和,美国2020M2增长超过20%。未来几年,预计全球美元流动性充裕,美元进入结构性贬值,有利于支持全球金融系统稳定性。2020年中美之间的GDP增速差扩大到7%,利差也拉大。2021年,全球经济分化成有疫苗(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和没有疫苗的两个世界,经济同步复苏只在有疫苗的世界发生。拜登未来四年的政策预计是两个政策组合:“小规模的罗斯福新政”和“小规模的约翰逊伟大社会”,而其外交和贸易姿态会相对温和。2021年全球经济只是恢复性增长,全球利率和通货膨胀水平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常态。

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徐高的发言围绕“疫情下半场、全球再循环”的主题展开。他认为在疫情暴发之后,发达经济体和中国之间形成了互补性的复苏格局。在生产端,中国复苏得较快;而在需求端,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复苏得更好。因此,2008年前“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全球循环格局正在重现。在这样的再循环格局中,2021年外需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他因此对2021年全球经济、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他还认为,疫情可被视为对全球经济的负向供给冲击。在全球总需求因宽松政策而复苏的背景下,2021年全球将会迎来再通胀,大宗商品价格将会明显上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肖立晟副研究员在对全球经济主题发言的评论中指出,疫情冲击使得需求和供给出现错配,美国经济复苏速度要比预计得快,这充分说明疫情的不确定性需要引起关注。通胀的产生跟美国的财政政策相关,主要源于纾困政策。美国僵尸企业的不良率在经济向好时会慢慢暴露,失业率制约了美国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美国不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将放缓经济增长的驱动力。2021年相对来说是复苏之年,形势会好于2020年,各项指标将相对稳健上升。但总需求、增长、失业和通胀等方面依然存在风险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雪松的发言紧扣“‘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展望与对策”,提出2021GDP增速走高在较大程度上源于基数效应,需对经济形势和通胀走势作出审慎判断。“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执行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研发投入强度未达预期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要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首先要从供给侧发力,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建设制造强国和强大的国内市场,其次要提高科教文卫等服务业供给,满足巨大的潜在服务需求,第三要持续扩大一般消费需求。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双循环,关键是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强化关键技术创新,实现结构性动态调整;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技术与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三是促进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四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经济工作重点还是应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三个影响机制。其一是交易费用的增加。单笔交易金额越大的标的受到的影响越小,短暂恐慌结束以后,会非常快速地恢复;而单笔交易金额比较小的标的恢复要难得多。其二是微观经济主体面对疫情以及巨大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增加,大幅提高预防性储蓄,私人投资厂商会大幅度降低自己的意愿投资;风险下降以后预防性储蓄会回落,私人投资重新上升。其三是在经历比较严重的灾难以后,预防性储蓄上升中的一部分也许是永久性的,此外疫情加速了社交行为的线上化,这会带来经济活动的长期调整。20203-5月份,交易费用的影响特别明显;20208月份以来,预防性储蓄回落和私人投资意愿恢复的影响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这一力量可能在20212季度初耗竭; 20214月份以后,随着国外经济活动开始走向正常化,一些长期性的经济结构调整趋势可能会逐步显露出来。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主要从“经济修复的后劲:整体风险提示以及2021年经济的波动性”的角度,提醒对经济的乐观态度还应有所保留。虽然2020年出口超预期,但是防疫物资出口却在全球疫情新增确诊和死亡人数还在上升的前提下出现大幅下挫。中国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快速提升,其实与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工业生产大幅下挫有很大关系。边际信息或许不能改变短期趋势,但却不容忽视蕴含的风险。货币政策已经收紧,房地产的三道红线将对地产业产生影响。好消息是其他类投资正在加速修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研究员在对中国经济的主题发言进行评论时,补充了微观加总到宏观的传导机制。初步的调查显示:微观层面上,跨国公司以往更多关注供应链的效率,而疫情之后则将更加重视供应链的风险问题。这意味着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总体利润下降,从而使加总的增加值出现增速放缓,结果将导致宏观层面的全球潜在增速更低,中长期潜在增速下降,供给能力变弱,总供给曲线更加陡峭,由此意味着相同力度的宽松政策将会引发更多的通胀。疫情终将过去,但世界从此不同。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可能会有滞胀趋势,除非出现大幅度的技术进步抵消前述负面冲击。潜在增速下降、通胀水平较高,在这种更为艰难的权衡背景之下,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更小,各个国家的宏观决策者将面临更大挑战,国与国之间零和博弈的激烈程度也将进一步上升。

主题发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国际经济评论》主编、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秘书长姚枝仲研究员就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涨幅高于物价涨幅、美国通胀、微观主体交易成本中的生命价值考量等问题与嘉宾交流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苏庆义副研究员则补充了供应链机制的国家传导效应、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等方面的观点;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宏观策略团队负责人林念博士关注通胀、利率和美国对高科技企业反垄断的影响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副主任高凌云研究员关注市场投资机会、中国政府的改革动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刘东民副研究员补充了可能收紧的货币政策对于高估的美国股市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郑联盛副研究员从整个经济融资结构的变化提示未来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整个国家宏观杠杆率的风险;China & World Economy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宋锦副研究员讨论了中国制造业向服务业进一步转型的问题;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罗志恒阐释了2021年的政策风险、房地产风险、财政风险和美国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磊的问题聚焦于对财政和公共部门收入的未来走势以及名义GDP、实际GDP、以美元计价的名义GDP的走势。

上半场的全球经济讨论由《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王碧珺副研究员主持,下半场的中国经济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国际经济评论》编委、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张斌研究员主持。张斌总结到,本讨论的主基调和大方向基本一致:外需将出现恢复,但供给复苏跟不上需求复苏会给中国工业品带来压力,不过与会嘉宾在通胀幅度等若干细节的判断上持有不同观点。 

(根据会议内容形成的完整文章即将刊发于《国际经济评论》2021年第1期)

(《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崔秀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