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政治理论与方法前沿青年论坛会议综述
2022年5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国际政治科学》编辑部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政治理论与方法前沿青年论坛在线上举行。本次论坛以“新事实、新方法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为主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兰州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的30余位青年年学者和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设有专题研讨和专家评论等环节,参会学者围绕“体系压力与国际政治结果及国家行为”、“恐惧、荣誉、利益与国际安全”、“制度内管理和制度间互动”、“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国际规范”和“国家及国家间关系的国际影响”议题展开讨论。主办方共收到近1100份听会申请,最终有1000多位相关专业的学者和学生受邀线上听会。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所长、学部委员张宇燕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背景下,理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他特别提到,在推进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建设的今天,理论的拓展应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清晰地识别主要变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理论的解释范围越广越好;第三,理论要简洁,所涉及的变量越少越好。思维的转换也可能成为创新的契机。他还提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为学术创新提供了土壤,希望论坛能借此促进中国国际政治理论建设,推动中国国际关系学术研究的进步。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学峰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青年学者的期待。他指出,《国际政治科学》杂志刚起步时,供稿作者就是年轻的博士生群体。当今,学科布局发生巨大变化,青年学者们需要顶住压力、共同探索,找准学科位置,不断前进,为国际关系学科体系的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专题讨论第一节的主题是体系压力与国际政治结果及国家行为,由《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编辑郭枭主持。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志琛老师基于演化理论,围绕“国际关系中的选择压力是什么?有什么用?”展开了论述。他对选择压力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并提供了选择压力的计算公式。他指出,选择压力的实际应用可体现在:软柿子策略、大树策略以及联盟临界点的界定。其中,所测定的联盟临界点可以用于回答“中俄何时应结盟应对美国的威胁”这一问题。
世经政所国家安全研究室逄锐之助理研究员对“极数与国际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这一经典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COW数据库,他测定出在全球和地区两个不同层面极数与国际体系稳定性的关系存在着差异。全球层次内,单极与两极体系较短,两者关系无法测定;地区层次内,单极体系比两级、多极体系更稳定。他采用发生在欧洲的三个案例验证了这一观点。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耀研究的问题是,当崛起大国面临来自霸权国的遏制性战略时,周边中等强国在地区多边制度中的行为选择为何不同。他以中等强国的战略行为作为因变量,枢纽地位和秩序前景作为自变量,刻画了四种中等强国的典型行为模式,并通过亚太地区四个国家的实际战略行为进行了案例检验。
在评论环节,格里菲斯大学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贺凯教授、世经政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杨原副研究员针对这三位发言人的研究做出了点评。
贺凯教授指出,三位发言人的研究选题新颖,有很强的政策关联性;理论性强,涉及多个前沿理论;都很注意研究方法的严谨性和创新性。他接着从审稿的角度出发,为三篇文章提供了如下建议:第一篇文章可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彰显演化理论有别于现实主义理论的价值;第二篇文章可尝试通过进一步衡量地区稳定性,做出更多理论上的突破;第三篇文章可对新概念进行更清晰的定义,并补充衡量枢纽地位的方法。
杨原副研究员指出,第一篇文章有思想、原创性高,“选择压力”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美国确定中国为主动竞争对手后,反而加强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和遏制”这一问题,但要注意进一步补充完善公式的可靠性。第二篇文章文献充实、富有启发性。他建议,作者可进一步完善“极”的判断标准,并分别从一般威慑和即时威慑的角度衡量稳定性。第三篇文章论述完整,案例详实,但案例选择应注意控制“中等强国是否为美国盟友”这一变量。
专题讨论第二节的主题是恐惧、荣誉、利益与国际安全,由世经政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金君达主持。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秦立志副教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战略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安全困境。他提出,威胁预期塑造安全困境的因果机制为:战略地理结构(自变量)→战略文化(干预变量)→风险识别(中介变量)→安全困境(因变量)。他采用陆海制衡与安全困境的历史演化对这一机制进行了案例检验。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陈一一副教授所研究的问题是,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何以抑制维和对象国的恐怖袭击活动。他认为,维和行动的本质是一种和平承诺,通过提升对象国的整体稳定性,增加了恐怖袭击的成本,弱化了其影响力,由此抑制了恐怖袭击活动。他使用1989-2021年间联合国在非洲执行的30个维和行动验证了假设。
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博士后李知睿以“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为研究样本,从总量指标和分类指标层面,分析和阐释了“一带一路”沿线恐怖主义形成的经济、社会动因。他采用宏观层面的国家特征变量数据,对支持恐怖主义活动的“激励结构”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他发现,人均GDP、政治体制民主度与恐怖主义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
在评论环节,《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徐进研究员、《国际政治科学》副主编周建仁副研究员针对这三位发言人的研究做出了点评。
徐进研究员认为,第一篇文章体现了作者的思考,可以进一步简化研究问题、缩小逻辑链实现理论的简明;第二篇文章的研究设计完整,完成度高,给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但要注意二分法和程度变量的适配问题;第三篇文章采用了经济学的写作模式,可以进一步挖掘数据,尝试得到“反常识”的实证发现。
周建仁副研究员指出,此次参会成员都以完整、成熟的论文参会,学术氛围浓厚。这三篇文章中,第一篇聚焦于理论,第二、三篇则是实证研究。他认为,第一篇文章本质上想回答的问题是“国家何时制衡另一国”,可以进一步解释引入地缘政治因素的原因、加入国家制衡相关的文献综述、将机制融合进逻辑链条,并明确变量赋值的操作化标准;第二篇文章可以通过突出“恐怖主义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被抑制”这一研究困惑,挖掘文章的原创性;第三篇文章可以进一步测定教育、宗教对恐怖主义的不同效应,并对其背后的因果逻辑进行说明。
专题讨论第三节的主题是制度内管理和制度内互动,由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室周颖昕副研究员主持。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冬梅研究的问题是联盟的自主性。她将联盟分为一统同盟和自由同盟。在分类基础上,她尝试进一步解释影响自主性生成的自变量及其因果机制,指出盟友间权力分布和单极国战略资源差会分别影响自主性安排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她用北约、雅典同盟和斯巴达同盟案例,分析展示了盟友间权力分布和单极国战略资源差如何塑造联盟自主程度的差异性和动态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宋亦明尝试探讨国际制度间竞争的演进逻辑。作者通过构建国际制度间竞争演进方向的类型化分析框架,对气候变化、能源治理和发展融资领域内的国际制度间竞争加以检验,他指出议题领域内先前的主要国际制度竞争类型直接决定了该领域后续的国际制度间竞争演进方向。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卓晔聚焦于多重成员国家并探索多重成员国家的结构性权力对国际制度复杂性走向的影响。他指出,掌握了较大结构性权力的多重成员国家既能够强制新制度趋同于旧制度,又有能力推动制度间的差异化发展,进而塑造了国际制度复杂性的耦合;而缺失结构性权力的多重成员国家却难以弥合要素制度的分散化趋势,国际制度复杂性则最终将会脱钩。
在评论环节,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学峰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研究员陈拯针对三位发言人的研究做出了点评。
孙学峰教授指出,这一环节的三位发言人都是学生,研究各有特点,功夫扎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针对王冬梅同学的文章,他建议将对象具体化,确认联盟的自主性和等级,同时避免在学位论文中出现新概念,以免经不起推敲。针对宋亦明同学,他认为其将经验现象和理论结合地非常好,案例选择非常有代表性,但是却缺少对问题的深入探讨,文章目前仅停留在描述性的层面,还有待完善。针对卓晔同学,他建议首先应该确定研究焦点以便后续理清对文章的研究路径,避免出现概念不清或者解释复杂的情形。
陈拯研究员指出,针对三位同学的文章都出现了头重脚轻的现象,文献综述过于冗长,实证部分或经验研究应该保持一半的篇幅。他建议三位同学在之后的文章修改中,能够提炼出清晰明确精炼的问题,减少操作化难度高的概念出现。针对王冬梅同学的文章,他建议选择案例应该具有现实性意义,同时指出提炼出文章的关键变量更为重要。针对宋亦明同学的文章,他建议针对出现三种不同制度间竞争情形的出现进行具体分析。针对卓晔同学的文章,他建议针对对为什么中美之间会出现脱钩而美国和其他国家却出现耦合现象进行解释。
专题讨论第四节的主题是“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国际规范”,由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彭成义副研究员主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蒙克副教授对“春秋无义战”进行一个跨层次的分析,以探讨国内规范争论和国际规范演变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由于春秋时期和当下都处于国际秩序动荡的历史时期,要回答当今国际秩序是否陷入衰落,可以从春秋时期国际战争规范变化中提炼出解释国际规范演变的理论框架。该理框架下,国内的规范争论结果以及与对手国实力的对比都会影响一国对于国际规范的遵从。他指出,对历史的分析能够启迪当代学者理解当下自由国际秩序面临的危机。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姚炯副研究员认为国际规范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带着审慎的态度他研究了领土完整规范对领土诉求的影响。理性主义对于冲突爆发原因的解释是存在信息问题,而获取信息的渠道中,从战场上通过观察得来的信息,由于代价更高昂、受人为控制少,而更加可靠。在没有领土战争的情况下,国家缺乏信息来源,就会倾向于表现强硬。他提出,领土完整规范的深化会延缓领土诉求的结果,进而增加领土争端发生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实证结果表明随着领土规范强度不断增强,领土争端结束的可能性越低。
北京语言大学的张豫洁讲师基于对美国违反反酷刑规范,深入分析了权力是否会影响规范的影响及其存续。她认为,在规范与权力的互动中,规范效力是规范面临权力挑战时是否衰落的关键因素,而规范效力则通过规范的道德争议性、议题专有性两个维度来进行衡量。根据分析,她给出了规范效力的解释机制,即规范道德合法性高、规范议题专有性低,其议题规范效力就高,权力挑战规范时面临更高的国内与国际成本,这样的规范面对权力挑战,依然能保持生命力。
基于上述三位学者的分享,世经政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的袁正清研究员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周方银教授分别进行了评论,并提出了详实的修改意见。
袁正清研究员对三篇文章的规范程度以及研究前沿性都给予了肯定,但认为在一些细节处作者们可以继续打磨。他认为蒙克副教授可以继续深入,从现代的眼光看中国古代历史,并提炼出一个中国化的国际规范概念,会使文章更具有特色。张豫洁讲师的分析则需要进一步探索衡量并分析规范与有效性强度的方法。而姚炯副研究员则可以通过添加具体案例分析来增强其核心假设的说服力。
周方银教授表示对学者们清晰的研究问题、扎实的数据分析以及理论和实践结合三个方面印象深刻。就具体问题而言,他认为第一篇文章的文献综述和后面春秋时期规范变化的分析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且缺乏对于机制作用显现过程的论述。对于姚炯副研究员的文章,他认为没有战争而导致信息不足的情况在整个历史上都存在,考虑除了信息问题之外其它因素对战争规范的影响是有必要的。此外,他从规范效率的衡量指标、维度的丰富性、案例的选择等对张豫洁讲师的论文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
专题讨论第五节关注“国家及国家间关系的国际影响”,由《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的沈陈助理研究员主持。
世经政所全球治理研究室的陈兆源助理研究员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探讨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对东道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他认为,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的理解是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强社会,弱国家的困境,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有长时间的特点,有助于缓解东道国资金困境,此外还有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这都有助于东道国提升整体国家治理能力。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王梓元讲师聚焦于当今更为松散的两级体系中,霸权国在受到新兴大国的挑战时,其国家偏好有什么变化。在回顾了现有的理论后,他提出霸权国在当今面对自身实力相对衰落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国家地位,即国际权威。以美国对联合国大会投票回应方式的定量分析为例,他证实了当今的大国竞争中,国家越发重视地位资源。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赵剑治副教授认为中美双边关系影响了多边组织里中国项目的批准。其研究团队还将美国财政部的公开数据库和世界银行的数据库相互匹配起来,并在这个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分析证明了经济因素而非政治因素最能反映美国对华项目的投票情况,此外,项目本身的内容对美国在多边组织中对华项目投票情况影响较小。
《国际政治科学》执行主编漆海霞副教授和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张发林副教授分别就上述发言进行评论并提出了论文修改意见。
漆海霞副教授首先肯定了陈兆源研究员文章中三个作用机制的合理性,但同时认为需要进一步考虑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相对于他国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独特性以及核心议题、变量选择的合理性。而王梓元讲师的论文则需要解决论文中国家对地位的追求与后面对于联大投票实证研究的逻辑关系问题。她还指出赵剑治副教授研究中的选区的中美关系指标与文章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并对就文中实证数据的深入探索表示了期待和肯定。
张发林副教授指出三篇文章都使用了面板数据的模型,使得整体分析非常工整,但就具体研究内容来说仍有改进之处。对于三篇文章,他都给出了详实的操作性建议。他建议陈兆源研究员将中国走出去作为经典研究案例,探讨中国对于被投资国家的特殊性,进一步完善研究对象、指标、维度、结论之间的统一性与逻辑性。他指出王梓元讲师的文章在将两个方向的研究进行融合时,出现了逻辑不自洽的问题,并建议就“松散两级”的概念继续深入。对于赵剑治副教授的研究,他则在具体概念的含义明确、对制度中立性内容的扩展、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的逻辑阐释等方面提出疑虑和建议。
会议总结环节,徐进研究员和漆海霞研究员进行发言。
徐进研究员表示,第一,此次入选的文章都遵循着问题、文献综述、理论框架、实证检验和结论的五股文模式,这体现的是我们现在国际政治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科学精神。第二,此次会议发言主题和研究方向都是不同的,虽然在研究价值上不能评判其高低,但是每一个细分的研究领域都是有意义的。此次会议的副标题是新事实与新方法,他表示,在新事实每天都在发生的时代,需要研究人员将新事实与研究问题结合起来,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才能推动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漆海霞研究员表示,青年代表着进步、前沿、创新。此次青年会议代表着学科的发展方向,水平都非常的高,呼吁青年老师和博士研究生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寻找接近于客观真实的知识。
(供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科生杨易、郑诗琪,世经政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科研助理蒋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