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做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2024-08-05 16:39:00

节选自《前线》杂志2024年第5期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做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郎平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治理进入新阶段。如何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尽可能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作用,这已经成为实现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命题。

  鉴于人工智能的全局性和系统性影响,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安全理念贯彻于人工智能治理全过程,对于做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性”是人工智能治理的指导性原则。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人工智能治理也不例外。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是“总体”,强调大安全理念,强调坚持国家安全工作的系统思维和方法,强调国家安全要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各方面、各环节,强调打总体战,用全社会全政府全体系全手段应对重大国家安全风险挑战。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通用性、智能性和创新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将会出现在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领域的各个环节。

  一方面,原有的安全风险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形式,例如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等。

  另一方面,新的安全风险开始出现,如伦理道德风险和自主性军事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风险等。

  在进行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顶层战略设计时,必须全盘考虑各领域各层面的安全风险。要从国家的总体利益出发,制定相应的治理方略,避免因某个领域的治理规制措施对其他领域产生消极影响。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点性”对集人工智能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人工智能所蕴含的巨大安全风险,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重点领域,并且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动态调整。

  人工智能安全被列入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凸显出在新兴的人工智能领域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迫切性,必须统筹谋划、协同创新、稳步推进。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距离国际领先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技术深度应用和动能转换方面的潜力还有待挖掘。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人工智能:

  一方面要把握战略主动,让人工智能成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赋能者。

  另一方面也要系统应对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层面的安全风险,有效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统筹性”是人工智能治理实践的指导原则和政策目标。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科学统筹,做到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着力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在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大国竞争博弈加剧的大变局下,人工智能治理中的统筹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统筹问题产生的前提是由于矛盾各方内在的冲突和张力。

  如果一味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而忽视安全监管,那么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

  如果过于重视军事安全风险而忽视伦理道德风险,也会带来国家安全的不平衡发展。

  如果仅仅单方面强调本国的安全而不重视共同安全,外部安全环境的恶化最终也会损害本国安全。

  如果只是被动地应对安全风险而忽视了主动塑造国家安全,片面追求近期安全利益就可能导致长期利益受损。

  因此,在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多元挑战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治理只能是共同的、综合的、合作的、可持续的治理。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原则,通过对话与合作凝聚共识,建立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真正让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的飞速迭代,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技术发展的不可知性和风险的不确定性也将带来诸多安全挑战。

  我们要在机遇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尽快筑牢安全屏障,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