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制造满足世界商品之需
2018-09-01 17:12:00

发表于《环球杂志》2018年第14期

中国制造满足世界商品之需

毛日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1.中国制造的融入全球产业链和转型升级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扩大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趋势,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无疑对于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贸易规模由小到大,竞争力由弱到强,对外贸易占全球的比重在1978年的203亿美元上升到2017超过4.08万亿美元,增长了大约200倍,出口货物占全球市场份额从1978年不足1%上升到2017比重高达13.2%,稳居全球第一。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不仅显著的激发了自身的发展潜力,也对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工业化进程显著提速,快速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不断吸引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制造业领域,快速成为了世界制造业加工组装基地,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制造业部门不仅显著的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了部门之间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也促使中国的制造业全面的融入到了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

中国制造业全面融入全球生产价值链的过程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4年是中国制造业逐步深入融入全球生产体系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的主要特征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大力吸引跨国直接投资转移,这一时期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70%以上都进入了制造业部门且主要依赖中国丰富和劳动力资源和廉价的生产要素从事加工贸易,中国出口贸易中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比重和出口加工贸易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的比重持续上升,外资企业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在2004年最高达到50%以上,加工贸易比重占全部贸易的比重最高超过51%,这一时期中国制成品出口增长极为迅速,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度较高,出口主要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出口产品的升级变化趋势不明显,“大进大出”,“低质低价”出口粗放发展的特征较为明显。

第二阶段是从2005年以来,随着国内劳动力供给的短缺状况初现,劳动力用工成本不断提升,以及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行,制造业出口从单纯数量扩张转向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出口效益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制造业的步伐开始逐步放缓,同时随着跨国投资在国内配套产业链的逐步成熟,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尽管这一时期制造业的用工成本显著上升,并且人民币汇率出现了持续显著的升值趋势,截止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超过30%,对一篮子货币的累计升值幅度超过50%,但中国的制成品出口不仅没有显著放缓,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同时中国在制成品的出口价格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保持了显著的优势, 基于联合国贸易品细分数据计算,2016年日本制成品出口平均单位价格超过中国1倍以上,美国制成品出口单位价格超过中国80%以上,德国制成品出口单位价格超过中国50%以上。

中国制造业在保持出口价格相对低廉的同时,出口制成品的结构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出口结构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比较优势从传统的纺织、服装、鞋帽、皮革、木制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步转向信息通讯科技(ICT)、机械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品及电子器械制造行业,出口产品资本密集度和技术复杂度显著提高,从主要依赖进口中间品从事加工简单加工组装为主的加工贸易模式,逐步转变为一般贸易成为出口的主要贸易模式,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加工贸易的比重从2004年最高55%下降到了2015年的25%,制造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也呈现稳步提升的变化趋势,截止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国内增加值已经超过71%。在制造业出口结构出现明显好转的同时,中国的制成品的质量同样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反应制成品质量升级趋势可以同时观察出口产品的价格和市场份额变化,如果产品的价格和市场份额同时在上升(量价齐升)就表明该产品的质量在升级,按照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的计算,尽管中国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仍然显著低于多数的发达国家,但在全部出口的5000多种制成品中,中国从2005-2016年出现量价齐升的产品数量占全部出口比重持续上升,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从2012-2016年中国出现量价齐升的出口产品平均比重高达47%,而日本、德国和美国三个贸易强国的相应的比重均不超过20%,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产业升级和产品质量升级的速度要显著高于三个发达国家。

2.中国制造出口物美价廉的产品显著提升了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从单纯依赖低成本低价格数量扩张逐步转变到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在出口结构和产品质量提升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制成品出口到了世界市场,目前中国是100多个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对全球的生产和消费格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显著的提升了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日本的一档电视节目进行了一项名为“如果把日本人家里的中国制造全拿掉会如何?”的实验。将一位住户家里所有“中国制造”的东西全部搬走,结果发现从家用电器到衣物,总共619件“中国制造”物品全被搬走,家中已基本空无一物。对中国制造做减法的结果:无法正常生活。在全球零售巨头6000家供货商中,中国占了80%,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全球采购,服装、鞋类、家用电器、玩具、日用百货和家庭装饰用品等近千个品种源源不断地从中国流入沃尔玛在世界各国的门店,也流入了全球各国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之中,让他们通过全球化享受到了更低的价格。正是由于廉价的“中国制造” 显著拉低了全球的通胀水平,对于提升世界各国消费者福利,特别是低收入消费者的福利起到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中国制造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企业转型和升级的内在紧迫性进一步上升,在振兴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驱使下,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的产品技术和制造能力有了明显进步和变化,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制造业精英和高科技企业,其中不少企业已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航空航天、高铁技术及车辆配置、通讯电子产品以及采矿设备和工程机械等领域,中国所取得的变化和成就有目共睹,中国制造正大步迈向“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的手机就是“中国智造”的生动范例之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为4.36亿部,约占全球比重的30%,而海外市场仍有70%的比重,市场规模是国内市场的2倍多。而且,在个别地区,如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市场,成长率都突破了两位数,中国产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当地用户最受青睐的产品

除了个人用品以外,“中国制造”也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呈现出强大的影响力。据中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消息,2017年底,由中国制造的波士顿橙线地铁首批车辆已经运抵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地铁的“中国制造”也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在美国面向全球招标中首次胜出。2017年风电巨头企业森维安公司(Senvion)与中国企业签署了采购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的框架供货合同,这是德国首次采购中国该型产品,也是中国风电装备在全球高端风电市场的新突破。德国国内本身就有两家世界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西门子和艾维康。之所以德国巨头企业选择“中国制造”,原因就是高品质。森维安这次购买的风电发动机对噪音要求极高,而中车株洲电机的产品不仅是国内噪音控制技术最高的,也超过了全球行业标准。

综上所述,在中国生产实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中国制造”正在渗入世界多国人民生活,涵盖了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优势和平台,中国制造为世界各国消费者提供了中国式便利,也为世界民众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更多元的选择。

3.中国制造成功转型惠及全球的原因何在?

2017年在阿联酋举办的世界技能比赛大会上,中国团队获得了15个单项金牌,名列参赛国家第一。这一骄人成果彰显了中国制造业的高水平发展。实际上,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也同样经历着各种阵痛。产能过剩、成本高企、附加值低、发展失衡等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存在,中国品牌影响力和海外渗透情况也不容乐观。近年来,外部市场需求低迷,企业市场竞争压力明显增加,在激烈的竞争的环境下,面对困难经过艰苦努力,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不仅没有减弱,还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制造企业,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进步,这些变化背后的动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是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扩大,中国不断探索高水平开放的路径。国内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大大带动了中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在贸易投资快速发展驱动下,进出口融合发展优势凸显,“走出去”与“引进来”措施作用明显,兼并收购产生积极效果,极大地带动了技术水平提升,促进了国内短板产业发展。三是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深入发展,民营企业活力上升,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配套体系,支撑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改善和提高。四是在国内市场良性竞争健康环境中,一大批新型高科技企业不断发展进步,通过掌握先进技术和改革创新提高了在高新技术产品方面的竞争力,逐渐成为我囯先进制造业的代表。五是中国网络技术普及和应用,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特别是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制造方面,中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相关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打下了良好基础。

特别是党十八大以来的最近5年,中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支撑未来增长的新引擎。一方面,大力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造更适宜、更宽容的制度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在创新驱动下,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中国创造的品牌形象也初步显现:在智能手机领域,中国品牌去年贡献了全球1/3的出货量;在互联网领域,全球上市互联网企业市值排名前10强中,中国独占3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大疆、摩拜单车等品牌更在海外市场扩展迅速,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中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共享单车、无人机等新兴业态高速发展,催生出数量众多的新兴品牌,也让中国创造在世界得以引领风潮。2016年,中国国内居民发明专利申请数占全球38%,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1.9倍。在占据中国一半人口的农村,仅去年一年就诞生了约811万家电子商务公司。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排名继续攀升,从去年的第25位升至第22位,是唯一进入前25名的中等收入国家。在举国创新氛围的引领下,中国正加速迈向世界创新中心,互联网+、共享经济、中国智造等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兴起,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附加值和话语权也高速提升,创新有力引领着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让中国制造惠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