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CEEM《全球智库半月谈》(总第282期)
2024-06-20 17:08:0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外部经济环境监测(CEEM),2024年5月15日

CEEM《全球智库半月谈》(总第282期)

目 录

全球视野

  美国加征关税对欧中贸易影响不大

  导读:美国总统拜登最近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尤其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但这不太可能对欧洲的贸易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尤其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数量非常少,每年只有1.2万辆,因此绕道其他目标市场几乎不会引起注意。

  去美元化就是去风险

  导读: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G7国家的货币失去了一些国际吸引力,因为这些货币的全球储备下降了8%。就美元和欧元作为价值储存而言,毫无疑问它们将继续受到欢迎。然而,考虑到结算作用,在这方面有一些发展可能挑战现状。

  对11个经济体新冠疫情期间通货膨胀的分析

  导读: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疫情期间11个经济体通货膨胀的模型。该模型基于美国数据,考虑了能源和食品价格冲击、部门短缺及劳动市场紧张度等因素。研究发现,美国通货膨胀初期主要由临时的价格冲击和部门短缺引起,随后劳动市场紧张对通胀产生持续影响。论文指出,大多数国家劳动市场紧张对通胀的影响有限,但随着价格冲击消退,劳动市场紧张度成为更重要因素。此外,与1970年代相比,当前通胀预期更稳定,工资指数化减少。研究还强调了中央银行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研究需关注生产力增长的差异及其对通胀趋势的影响。

经济理论

  量化宽松与中央银行资本政策的新视角

  导读:央行因与量化宽松(QE)相关的巨额资产负债表损失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一些观察人士也认为,量化宽松助长了Covid-19后的通胀热潮。在本文中,考虑到最近的高通胀经验,作者重新考虑了量化宽松政策可能需要的条件。本文强调,量化宽松的优点应该根据其提供的宏观经济刺激及其对综合财政状况的影响来评估,而不是简单地根据央行的利润或损失来评估。使用一个分割资产市场的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作者展示了量化宽松如何能够在深度衰退中大幅提振产出和通胀,并改善综合财政状况——即使央行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然而,量化宽松以承诺为基础的特点,以及通胀上行风险可能比疫情前认为的更高,要求在接近充分就业时使用量化宽松要更加谨慎。然后,作者考虑了中央银行如何在出现大规模亏损的情况下修改其向政府分配利润的政策。简言之,作者建议,在帮助保护中央银行的金融自主权和最终独立性方面,一种更具前瞻性和基于风险的方法可能是可取的。

  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主导货币定价

  导读:美元是全球商品贸易的主要载体货币,但目前表明美元也是服务贸易主导货币的证据较少。本专栏使用最新的葡萄牙企业层面的数据集来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的货币选择。较大的公司和对外币进口风险敞口较大的公司更有可能在其服务出口中使用外币。此外,与货物贸易相比,美元在服务贸易中的使用程度较低。这些差异具有重要的政策影响,例如,各经济体倾向于将其出口服务业多样化。

  新兴市场货币政策的力度

  导读:人们常常担心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吸引力有限。然而,支持或反驳这些担忧的经验证据却很少。本专栏根据分析师对政策利率决策的预测构建了新颖的货币政策冲击。对于识别冲击至关重要,分析师可以在货币政策会议召开之前更新他们的预测,以纳入任何被认为与利率决策相关的信息。利用这些冲击,作者发现新兴市场的货币政策对金融和宏观经济状况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对高杠杆企业的影响尤其明显。

聚焦中国

  习近平的访问凸显了欧盟在中国问题上面临的艰难抉择

  导读:欧盟主要领导人认为,中国的产业政策正在制造不断增长的过剩产能,给包括欧洲企业在内的外国竞争者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但是,与美国相比,欧盟更难对中国实施制裁。欧盟不能将对华政策与遏制俄罗斯、确保经济安全的目标割裂开来。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凸显了欧盟在中国问题上面临的艰难抉择。

  中国寻求竞争的双重目标:减缓结构性减速和大国竞争

  导读: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放缓了十多年,未来可能继续减速,原因在于低资产回报率和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因素。为应对下行压力并提高国内生产率,中央政府正大力推动工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中国在科学出版物和专利数量上已位居世界前列,尽管数量不等于质量,但显示了中国在多个领域的雄心。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自2018年开始,美国通过提高关税和限制技术转让来遏制中国技术发展,而中国则选择性地参与或退出国际技术合作。中美在争夺技术生态的联盟,新兴经济体更倾向于中国技术。这种全球竞争使中国通过创新来减缓结构性减速的难度增加。

>>PDF全文阅读